010 - 6170 2160
周一至周五,8:00 - 20:00

厦门市银行业协会创新服务力促行业发展

2019-08-15来源:北京智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近年来,厦门市银行业协会在厦门银保监局的关心指导和全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围绕“自律、维权、协调、服务”四项职能,稳扎稳打,开拓创新,重点抓好服务行业发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厦门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等级评估中获得“5A级社会组织”殊荣,有力地推动了厦门市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统领协会工作大局

提高政治站位,把党建落实到协会治理结构中。协会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切实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到业务工作中,如在“千佳达标评估”工作中,制定工作组廉洁自律工作纪律要求和《厦门市银行业协会千佳评估检查廉洁情况反馈表》,要求参评单位对千佳达标评估工作组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情况进行监督,实事求是反映工作组表现,作出客观公正评价。协会还规范重要事项决策程序,制定“三重一大”决策管理办法,确保组织架构高效运转。

以人为本,整章建制,打造高素质人才队伍。协会以党员教育为抓手,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实干作用,以党员带动群众,促进协会组织建设水平提升。一方面,通过开展支部考核、组织生活会、支部党员民主评议等一系列活动,及时剖析不足,落实整改措施,提升党员队伍凝聚力、战斗力。营造浓厚的政治学习氛围,将专项学习常态化、制度化,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教育活动,增强全体党员对党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全面提升政治素质,以此推动协会工作的全面、高效开展。另一方面,在党支部领导下,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为协会日常管理提供制度保障,如制定工作人员职责,推动工作人员努力工作 制定档案管理办法,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 制定请休假制度、办公用品管理、公务派车管理等办法,规范办事流程等。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开展联合授信管理,切实推动去杠杆。协会协助监管部门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牵头做好组织协调联合授信管理工作。及时组织牵头梳理、测算、界定联合授信额度 组织会员单位签订《厦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联合授信机制公约》,将联合授信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对14家授信总额超过50亿的大型企业集团开展联合授信管理试点工作,是全国最早按照中银协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五个地区之一,多次获得中银协的肯定。《人民日报》头版在《提质增效,改革驱动高质量发展》文章中专题报道了厦门银行业在去杠杆上取得的成效。

扎实推进债委会工作,积极帮扶困难企业。修订《厦门市银行业债权银行委员会机制公约》,并组织会员单位签约 及时组建困难企业债委会 组织参与困难企业债委会的协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恳请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困难企业的帮扶,促其扭转困境,在维护银行业机构合法权益的同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多措并举,打造健康金融生态环境

金融积案清理工作成效显著。与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就建立厦门市人民法院与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执行联动机制签订了合作协议,并派出会员单位法律专业人员到市、区两级法院执行局协助工作,三年来已成功收回1416笔历年积案,收回贷款本息约24亿元。

开展“四个一批”工作,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联合中银协、厦门银保监局和金融办等有关部门审定恶意逃废债失信企业和个人名单,在媒体进行10批次公示惩戒 组织会员单位深入各社区开展打击非法集资大型公益宣传活动,努力塑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展示银行业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配合法院等6部门联合成立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加强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中心的协同配合,组织辖内17家中资银行机构选派25名相关法务人员至该中心挂职工作,对全市涉金融民商事纠纷进行协同调解。

加强案防培训工作。与厦门银保监局联合举办4期银行业案件警示教育培训,覆盖730位银行业金融机构支行行长,以案为鉴、正风肃纪,建设守法合规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环境。

强化公众教育工作力度,打造消保工作新模式。一是打造消保工作新模式。倡议各会员单位进社区(村镇)书院宣传金融消保知识,支持会员单位作为金融消保知识宣传站,与社区(村镇)书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知识普及由集中活动拓展为日常普及教育。二是开展3•15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依托厦门电视台《金融聚焦》等平台开展金融消保宣传活动专题报道,在微信公众平台开辟3•15专栏,联合人民银行厦门市中心支行、厦门银保监局和海西晨报社等机构举办“以消费者为中心优化服务”金融消保在行动活动,将金融消保知识点与会员单位线下活动宣传结合,及时为市民传播金融资讯,解答金融消费者消保疑惑。三是持续扩大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覆盖面。每年组织会员单位开展不同主题的“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连续两年被中银协授予“中国银行业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最佳组织奖”荣誉称号。三年来全辖各机构累计组织活动1457场、参与网点2100个、参与宣传活动人员17256人次、发放宣传材料4075万余份、媒体报道58次。活动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得到广大市民和客户的一致赞誉。

统一行业标准规范,推动行业自律建设

多渠道、多角度推动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标准执行,树立银行业服务发展标杆。一方面通过“对标杆”每年开展示范单位观摩活动、“助帮扶”为会员单位全方位提升、“广培训”开展服务知识深入讲解等方式夯实服务基础 另一方面以评比促提升,积极推动辖内百佳、千佳、星级网点创建工作,有效推动辖内文明规范服务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三年来成功创建2个全国级百佳、8个千佳、19个五星级、2 2个四星级、19个三星级营业网点,树立了13名全国级明星大堂经理新标杆,在计划单列市上榜名额占比中排名第一,整体组织工作获得了中银协的认可。达标评估工作连续实现零异议,工作举措和评估流程设计得到辖内参评单位的高度评价。

建立从业人员流动信息报送机制,促进从业人员健康、合理、有序流动。制定《厦门市银行业从业人员流动公约》,建立“厦门市银行业从业人员违规违纪信息库”和“厦门市银行业流出高管和中层主要负责人信息库” 规范从业人员背景调查行为,维护银行业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组织开展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工作,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三年来组织完成5场初、中级考试组织工作。厦门考区累计报名22598人,到考率和通过率均排名全国前列。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解决会员实际需求

成功推动不动产统一登记业务系统上线运行。正式在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兴业银行、厦门银行4家机构试点设立不动产抵押登记便民服务处,推行抵押登记“不见面受理、全程网办、一趟不用跑”新模式,预计50余万人受惠,在福建省内属首创,是群众、银行和登记机构“三赢”的举措。

率先在全省推出机动车抵押、解押登记业务延伸至银行窗口办理。成功推出7家银行作为试点单位开办机动车抵押登记服务站,为会员单位及群众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做出积极贡献。

为会员单位间信息共享搭建平台。编制《授信风险管理与消费纠纷处理案例汇编》和《美丽厦门 感动服务》书籍,对工作案例进行分析,为会员单位共享优秀工作成果提供信息平台。

开创银行业协会境外客户证照核查工作先河。通过即时核查、存量排查、建立多头开户风险预警信息与提示机制等方式,为会员单位提供境外客户真实性核查工作,三年来为辖内会员单位进行即时核查123315笔,存量排查98149笔。该项工作得到了辖内会员单位和中银协的高度评价,中银协称该项工作对于维护会员单位合法权益,发挥银行业协会自律、维权、协调、服务职能具有积极意义。

拓宽宣传渠道,展示银行业良好形象

开辟新媒体宣传渠道。开通厦门市银行业协会微信公众平台, 及时宣传协会和会员单位的工作动态及工作成果 利用新媒体便捷、简洁、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开展专题宣传,如以“H5”形式开展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和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充分运用主流媒体开展专题宣传。如在《厦门日报》、《海西财经报道》、《金融聚焦》等平台开展各类专题宣传,如“改革开放40年 标杆网点看银行发展”、“千佳达标评估工作”、“培育好家风、传承好家训,寻找金融系统最美女职工”等系列跟踪报道,引起了社会公众对银行业的广泛关注。

把《厦门银行业》刊物办成辖内宣传名片。加大主动约稿力度,严格把关稿件质量 加强专栏建设特别是党建活动和廉政建设工作的宣传力度,宣传会员单位助力厦门经济发展的新举措、新渠道,弘扬正能量。刊物的实用性、可读性、欣赏性大大增强,刊物发放供不应求。

 

来源:厦门市社会组织促进会